logo_animation_on_white_background-resized
Please wait ...

失禁治療

膀胱結構及功能

💧 膀胱結構及功能

💦 膀胱(Bladder)位於骨盆底部,用作貯存尿液,正常成人膀胱容量平均為350-500毫升🔫男性膀胱位於直腸前方,女性膀胱位於子宮及陰道前方🚰當膀胱充滿尿液需要排尿時,逼尿肌(Detrusor Muscle)收縮,尿道括約肌(Sphincters)放鬆。相反忍尿時,逼尿肌放鬆,尿道括約肌收縮🚱

小便失禁種類及成因

😳 失禁種類

1️⃣ 壓力性尿失禁(Stress Incontinence)
‼️ 膀胱底部支撐(例如: 括約肌/骨盤內肌等…)變得鬆弛,導致增加膀胱及腹腔內壓力的動作時出現滲尿(Eg.大笑、打噴嚏、咳嗽等…)
❓ 常見成因包括女士懷孕產後、手術/插過尿喉後、年老退化等…

2️⃣ 急迫性失禁(Urge Incontinence)
‼️ 無法自主控制忍尿,發現急尿但到達廁所前已經出現漏尿
❓ 常見成因包括逼尿肌過度活躍(Detrusor Overactivity)、膀胱/尿道感染、神經受損等…

3️⃣ 混合型尿失禁(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)
‼️ 同時具有壓力性失禁及急迫性失禁的症狀

4️⃣ 滿溢性尿失禁(Overflow Incontinence)
‼️ 膀胱壓力增加,無法有效排出尿液而餘尿導致持續漏尿
❓ 常見成因包括年老退化、前列腺肥大、尿道狹窄等…

小便失禁快速檢查

🔎 小便失禁快速檢查

🤧 咳嗽應力測試(Cough Stress Test)

1️⃣ 膀胱充脹時(容量~300ml) 站立
2️⃣ 反覆連續大力咳嗽大約10次
3️⃣ 留意有否滲出/流出尿液
🟢 輕微: 站立時咳嗽出現滲尿(Droplets)
🟠 中度: 站立時咳嗽出現漏尿(Stream)
🔴 嚴重: 躺下時咳嗽已經出現漏尿

🚽 1小時護墊滲漏測試(1-hour Pad Test)

0-15 分鐘:休息時飲用~500ml無鈉液體,穿上已量度重量的護墊
15-45 分鐘:進行30分鐘簡單運動(步行➡️上落一層樓梯
45-60 分鐘:進行15分鐘日常生活動作(坐低起身x10次➡️劇烈咳嗽x10次➡️原地奔跑x1分鐘➡️彎腰執起地上物體x5次➡️洗手x1分鐘)
➡️ 再量度護墊前後重量變化
🟢 輕微:護墊增加 <10g 重量
🟠 中度:護墊增加 10-50g 重量
🔴 嚴重:護墊增加 >50g 重量

失禁診斷

🚿 尿流率測定(Uroflowmetry)

1️⃣ 檢查前一小時飲1-2杯水
2️⃣ 如常小便,觀察排尿情況及速度
➡️ 檢查排尿量(Voided Volume)➕最大流速(Maximum Flow Rate)
👌 正常結果
✅ 排出尿量>100ml
✅ 最大流速>15ml/sec
✅ 報告形狀呈鐘型曲線

🚿 尿路動力學檢查(Urodynamic study, UDS)
1️⃣ 通過喉管灌注生理鹽水進入尿道至膀胱至[必須如廁]感覺
2️⃣ 通過壓力導管插入尿道監察膀胱壓力,插入陰道/肛門監察腹腔壓力
3️⃣ 記錄膀胱對灌注和排空的反應

小便失禁物理治療

🗓️ 物理治療師應按照患者的失禁種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!而各類型失禁都有唔同治療目標同方向!
🔵 壓力性失禁:強化骨盆底肌肉,提升尿道控制
🟠 急迫性失禁:降低膀胱敏感度,避免膀胱過早收縮
🔴 滿溢性失禁:應改善日常生活進水習慣,避免小便積聚
‼️如果失禁程度太嚴重或者保守治療未見成效就可能要考慮做手術‼️

🚰 1. 骨盆底肌肉訓練(凱格爾運動 Kegel Exercise)
🏃🏼‍♂️ 訓練骨盆底肌肉收縮能增強肌肉張力,當腹內壓增加時有足夠力量防止小便流出(Eg.咳嗽、大笑等)😳
⭐️骨盆底肌收縮🟰想像提肛/忍尿➕並非收腹⭐️
快速收縮:快速收放5次➡️休息5秒🔄重複10次
慢速收縮:持續收縮5秒➡️休息5秒🔄重複10次
📈 調整運動難度:(Exercise Progression/Regression)
1️⃣ 透過轉換姿勢:躺下➡️坐著➡️站著
2️⃣ 配合動作/咳嗽:配合拱橋或抬腳/連續大力咳嗽幾次,但同時保持骨盆底肌收縮

🩻 2. 超聲波檢查(US imaging)透過不同角度影像

✅ 量度膀胱容量(Pre-/Post-Voided Bladder Volume)
✅ 評估骨盆底肌收縮是否正確
✅ 骨盆底肌訓練時作出即時生物回饋(Biofeedback)確保運動動作質素

🧲 3. 磁療刺激(Magnetic Induction Therapy)

⚡️ 50 Hz頻率能到達骨盆底肌表面,刺激骨盆底肌肉收縮(適合壓力性失禁人士)
⚡️ 10 Hz頻率能穿透至骨盆底肌深層刺激神經,降低膀胱敏感度(適合急迫性失禁人士)

🪡 4. 針灸治療(Acupuncture)+/-可配合電刺激

🧠 骶神經(Sacral Nerve)負責調節膀胱反射,透過針灸治療可以刺激骶神經訊號,調節膀胱反射,改善膀胱敏感度💦
⭐️ 穴位選擇可以透過以下兩種方式:
🎯 近端取穴:Eg.中髎及會陽
穴位位於骶骨位置,正好坐落底神經皮節(Dermatome)範圍,此處針灸可以直接刺激骶神經反射
🎯 遠端取穴:Eg.足三里 三陰交
穴位坐落於脛後神經(Tibial Nerve)範圍,脛後神經係由腰骶神經叢引伸,此處針灸可以刺激脛後神經,提高骶神經叢訊號,調節膀胱反射

☕️ 5. 改善生活習慣

⭐️ 建議每日飲水攝取量~1600 mL
早/午/晚餐時飲兩杯水(~400mL)
餐與餐之間只飲一杯水(~200 mL)
‼️注意事項‼️
🚱 睡前兩小時切勿再飲水
🍺 避免吸煙/飲用刺激性飲料
🥗 注重體重,避免過胖
🏃🏼‍♂️ 需多作骨盆底部肌肉訓練


👨🏻‍💻 以上治療只係部分小便失禁治療例子,想知詳情請諮詢物理治療師或歡迎查詢!😊